8月22日,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团)四川有限公司与赛迪顾问联合发布“2023镇域经济500强暨西部50强”。赛迪研究显示,榜单中500亿元级别建制镇有17个,200亿元级别建制镇有85个,也就是说,“百强”镇的入围门槛其GDP至少在200亿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区域分布看,500强镇中,东部地区领先优势明显,特别是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表现尤为突出,分别占137席、86席和81席;在百强镇中,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分别占37席、33席和10席。
榜单显示,“强镇出苏州”是不争的事实,不仅榜单第一名是苏州昆山的玉山镇,且此次苏州共有47镇上榜500强,占据榜单近一成比例。在江苏省范围内,苏州上榜数量占1/3强,处于遥遥领先位置。
苏州大市范围内,建制镇的数量是51个,92%的镇进入全国500强的榜单,实力“均衡”得难以想象。
苏州镇域经济的实力到底有多强?
“群狼逐鹿”
苏州共有十大区市板块,分别是姑苏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苏州工业园区、虎丘区(苏州高新区)、相城区、吴中区、吴江区、太仓市、昆山市、常熟市和张家港市。其中姑苏区和苏州工业园区没有建制镇,因此它们进入榜单的镇数量是0。
剩下来的8个区市合计有51个建制镇,分别是:虎丘区2个、相城区4个、吴中区7个、吴江区7个、太仓市6个、昆山市10个、常熟市7个、张家港市7个。
其中虎丘区、相城区、吴江区、太仓市、昆山市和张家港市“全员入选”,全部位列500强榜单。
这是苏州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均衡。苏州的十大板块被媒体戏称为“十只虎”,因为个个“都能打”,不仅有百强县年年霸榜第一的昆山市,还有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实现七连冠苏州工业园区,张家港、常熟、太仓三市位列全国百强县前十,吴江区一个镇诞生了2家世界500强企业。
“头重脚轻”
从苏州入选建制镇在榜单中的分布情况来看,呈现“头重脚轻”的特征,即苏州入榜的镇排名基本都很靠前,越往“头部”走,来自苏州的镇越密集。而在榜单的后250名,则显得密度“稀薄”,后100名更是只有2个镇入围。
前50名中苏州上榜的镇数量上和后250名中苏州上榜的镇,都是12个。即便是后300名,苏州上榜镇的数量也只有17个。
玉山镇荣膺500强榜单第1名,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最强镇”。这不是玉山镇第一次“封神”,在《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报告》《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镇域经济500强》这些镇域级别的排名榜单中,自2006年以来,玉山就成了各大榜单榜首常客。玉山也是全国4个GDP过千亿的镇之一。
紧随玉山其后的张家港杨舍、锦丰二镇,在榜单上名列第4、8位。它们也是苏州进入前十强的3个镇。其中锦丰镇拥有世界500强企业江苏沙钢集团。
吴江区的盛泽镇和昆山市的花桥镇分别位列榜单的第13、14位。盛泽镇历史上以“日出万匹、衣被天下”闻名于世,有“绸都”的美称,这里有发达的民营经济,其中诞生了2家世界500强企业,它们是恒力集团和盛虹集团。而花桥镇则地处苏沪交界处,有“江苏东大门,苏沪大陆桥”之称。
在榜单前50的镇中,苏州12个镇密集“扎堆”,除玉山等5镇之外,还有进入前20的同里(18位),及周市、黎里、张浦、木渎、千灯、巴城6个镇。在榜单前50强中的苏州12镇中,昆山占了“半壁江山”,分别是玉山、花桥、周市、张浦、千灯、巴城。
51-100强中,苏州有黄埭、浮桥、南丰、城厢、浒墅关、陆家、胥口、甪直8个镇。101-200强中,苏州有沙溪、塘桥、平望、海虞、古里、梅里、凤凰、震泽、淀山湖、浏河10个镇。苏州进入前250强的还有渭塘、辛庄、尚湖、七都、锦溪5个镇。
251-400强中,苏州只有10个镇入榜,分别是临湖、阳澄湖、通安、桃源、望亭、支塘、双凤、璜泾、沙家浜、乐余。而401-500强中,苏州只有大新、周庄二镇。值得一提的是周庄镇,此次排名第483位,实属难能可贵。
周庄有“中国第一水乡”之誉,是国家首批5A级景区,也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于2003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周庄历史悠久,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有独特的人文景观,是中国水乡文化和吴地汉文化的瑰宝。然而“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周庄的经济发展、产业振兴,并不能像其他镇域那样大开大合,在守护古镇空间、涵养水乡生态的前提下,可以用来开发建设的土地极为有限,可以允许发展的产业同样受限。如果说其他乡镇的产业发展做的是“问答题”或“论述题”,那么周庄做的只能算“填空题”。在这样的局限之下,周庄得以跻身500强之列,可以说是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经济“答卷”。
“遗珠”无憾
在此次500强榜单中,苏州只有4个镇“落榜”。它们虽是500强的“遗珠”,却完全可以“无憾”。甚至,包括周庄在内,它们的存在表明了苏州从来不是为了经济发展而牺牲或放弃掉其他一些“东西”,包括农业“红线”、生态环境、历史遗产和传统文化,没有“弃子”。
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苏州能够实现“均衡”发展;在传统和创新之间、发展和保护之间、生态和开发,苏州能够找到“平衡”,协调融合。
这是苏州的可贵之处。
比如“落榜生”中的常熟董浜,打开卫星实景地图,会发现它的镇域范围内遍布白色条状色块,放大后才发现那是一大片的蔬菜大棚,就好像到了山东寿光。那里确实是苏州的“寿光”,苏州人的“菜篮子”。董浜是苏州市规模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蔬菜种植面积3.8万亩,以叶菜、瓜类、茄果种植为主,年产量超20万吨,2020年获评江苏省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
再比如吴中区的光福、东山、金庭三镇,它们是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3个建制镇,金庭、东山是深入太湖的岛和半岛,光福则是省级历史文化古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也是苏绣的发源地之一,拥有红木家具、木雕、核雕、玉雕等多种工艺美术门类和手工艺者群体。
对光福、东山、金庭三镇而言,生态保护始终是头等大事,在这前置条件下如何发展经济,是一个宏大而复杂的课题。在不对等的条件之下,把它们和其他镇域进行比较显然有失公平。然而即便如此,它们的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升级进化也是可圈可点的,比如东山镇就诞生了进入中国民营经济百强榜的上市企业东山精密,金庭则把自己打造成了全国首个自动驾驶生态示范岛,包括无人零售车、物流车、安防车、清扫车、漫游车等多种生态小车深度参与其中,全国最长的单条智能网联道路就在这里。而光福则在镇域东部打造了一个占地7.5平方公里的太湖科技产业园,积极对接融入太湖科学城,成为光福乃至整个太湖度假区的重要发展支撑。